今天
2025年9月3日
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周年纪念日

北京天安门广场
战旗猎猎 铁流滚滚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隆重举行



濮阳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全体校领导、中层干部集中观看现场直播,各学院(部)、处室和附属学校组织师生员工通过电视、网络等平台自行收听收看,共同感受国家盛典的庄严与振奋,接受深刻而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大会上,总书记的讲话掷地有声、鼓舞人心、凝聚力量,激励大家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阅兵仪式上,徒步方队步伐铿锵、英姿飒爽,装备方队铁流滚滚、气势如虹,空中梯队呼啸列阵、震撼长空,展示了中国军人的风采与力量,传递出对和平的坚定守护,让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活动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通过聆听总书记重要讲话,重温抗战历史、观看盛大阅兵,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和平的来之不易,进一步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

党委书记李殿峰: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聆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我深受震撼与鼓舞。盛大的场面不仅展现了国家强大的国防实力,更彰显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作为高职院校党委书记,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使命,我深感责任重大。在今后的工作中,学校党委一要严抓思政教育。要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伟大抗战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引导青年学生厚植家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二要推进科技创新。阅兵式上一系列尖端科技成果的集中亮相,深刻启示我们必须紧跟科技发展前沿,推动职业教育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提升技术技能育人的前瞻性与适应性。三要加强人才培养。强国强军离不开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支撑,学校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优化专业布局,强化实践育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培养更多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民族复兴贡献学校力量!
机关第一党支部组织委员秦元元:最触动我的,是那些平凡岗位上战士们的坚毅眼神。他们没有站在最耀眼的位置,却是整个阅兵仪式不可或缺的基石。这正如我们的职业教育,培养的或许不是聚光灯下的明星,但一定是支撑社会运转的中坚力量。观看阅兵,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教育信念:职业教育不是次等选择,而是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的重要路径。阅兵场上,每一个方阵的精准行进,每一件装备的精密运转,无不体现着极致的专业素养和技术精度。这让我想到课堂上的孩子们——他们未来可能就是这些装备的制造者、维护者、操作者。高职教育培养的正是这样一批批扎根一线、精通技艺的专门人才,他们是现代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精密零件”。我将把阅兵式中感受到的工匠精神、专业态度融入课堂教学,让学生明白他们手中的工具、学习的技能,与国家的强大息息相关。
机关第三党支部组织委员刘锦江:强军不只属于军营,也属于每一个在岗位上默默奉献的普通人。80年前,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皆守土抗战;80年后,芯片车间、实验室、抗疫一线,同样是看不见硝烟的战场。正是一个个平凡者的坚守,才让钢铁洪流有了灵魂,让民族复兴有了底气。观礼结束,屏幕渐暗,我却久久不能平静。我想起一句话:“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作为新时代青年,只要我们每个人都扛起属于自己的责任,把先烈传下的精神火炬烧得更旺,中华民族就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走向更辽阔的未来。80年弹指一挥,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到“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前进的步伐”,这条路浸透着鲜血与汗水,也闪耀着光荣与梦想。愿我辈铭记历史,砥砺奋进,让和平的阳光永远照耀神州大地,让复兴的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机关第四党支部组织委员刘红:2025年9月3日上午9点,举世瞩目的抗战胜利80周年大阅兵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抗战老兵、各界英模、26个国家元首及各国朋友齐聚北京。《松花江上》、《保卫黄河》、《在太行山上》等大合唱把我们带进了战火纷飞的抗日战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14年的浴血奋战,一洗百年耻辱,赢得了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几代中华儿女,不忘历史,牢记使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奋斗。铿锵有力的脚步,威严挺拔的身姿,坚毅坚定的眼神向全世界昭示了今日中国的不可侵犯。划过长空的战机,驶过天安门的常规非常规的武器车震撼世界,一个现代的中国已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统一之梦,强国之梦已在眼前。我辈要发扬抗战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创造一流业绩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
机关第五党支部宣传委员程利君: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今天,天安门广场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是一场震撼人心的历史回响与时代宣言。作为全程观看的观众,我倍受感动,深切感受到这场阅兵所传递的民族精神与和平力量。“兵者,国之大事”,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深知战争与和平的辩证关系。在这场历时约90分钟的国家盛典中,雄姿英发的受阅队伍、先进的武器装备,以其磅礴的气势、深邃的内涵和昂扬的精神,不仅展现了国家国防力量的提升,更是一次民族精神的淬炼和时代使命的召唤,传递出中国维护和平的坚定决心。历史承载过去,也启迪未来。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教师,我将以此次观礼为新的起点,铭记历史启示,汲取奋进力量,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投身到教学工作中去,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不懈奋斗!
油气工程技术与应用学院党支部党员刘永铭:阅兵式上展示的各种先进武器装备,让我大开眼界。从新型的战斗机到先进的导弹系统,从智能化的装备到信息化的作战平台,每一件武器装备都代表着我国军事科技的最新成果,都彰显着我国强大的国防实力。这些武器装备的展示,不仅是对我国军队战斗力的一次检验,更是对那些企图侵犯我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敌对势力的一次有力震慑。九三阅兵,不仅是一场纪念抗战胜利的盛典,更是一次“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实力展示,是中华民族走和平发展之路的鉴证。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为祖国的强大而自豪,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而骄傲。我相信,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的祖国一定会越来越强大,我们的民族一定会越来越团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很快将实现!
现代化工技术与应用学院党支部宣传委员李欢欢:天安门前的铿锵步伐,是对历史的回应,也是对未来的召唤。阅兵方阵整齐划一的步伐、新型装备的锋芒毕露,既是国力的彰显,更是民族精神的凝聚。阅兵展现的团结协作、自强不息的精神,正是青年成长的精神钙质。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特别注意到阅兵展示的科技含量和创新元素,这为我们职业教育指明了新方向。我将以此次阅兵为契机,将抗战历史作为生动教材,引导学生感悟家国情怀;以工匠精神锤炼学生品格,培养关键时刻顶得上的技术能手;以数字化技术搭建实践平台,为科技强国输送兼具匠心与创新的新时代人才。
机电设备和自动化技术与应用学院党支部组织委员张亚茹:当阅兵仪式开始,看着整齐划一的方队迈着坚定的步伐前进,先进的武器装备依次亮相,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这一切都展示了中国军队的强大实力和国家的繁荣昌盛。中国已经从一个饱受欺凌的国家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大国。这次阅兵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和平的珍贵。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但我们不能忘记历史,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同时也要坚定地捍卫和平。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那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组织委员张静:这场庄严而雄伟的仪式不仅是对苦难辉煌历史的深切缅怀,更是对我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坚定信念的有力彰显。此次阅兵不仅是一次历史性的回顾,更是一个面向未来的宣示。它提醒我们和平的珍贵与发展的不易,并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选择。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我们应深入阐释阅兵所展现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引导学生将爱国热情转化为刻苦学习、掌握过硬本领的实际行动,自觉传承红色基因,矢志投身强国伟业,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贡献青春力量。
公共教学部党支部宣传委员李香梅:“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土地”二字重若千钧。忆抗战时期,日本侵略者如恶狼般践踏我国国土、屠戮百姓,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但中华儿女不屈抗争,最终赢得抗战伟大胜利。如今,中国已崛起于世界东方,告别“东亚病夫”,不再任人宰割,如觉醒巨龙腾飞。我们有猛虎下山般的陆军、鹰击长空般的空军、蛟龙出海般的海军,共同筑成保家卫国的钢铁长城。更关键的是,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赤诚爱国心,这是推动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身为公共教学部党支部宣传委员,我深感自豪。我骄傲,我是中国人!在新时代,我们要传承抗战精神,立足岗位,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而努力,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中专部党支部宣传委员刘春霞:作为一名中职党员教师,这场阅兵于我而言,不仅是一场国家实力的展示,更是一堂穿越历史烟云、直抵教育初心的沉浸式党课。抗战歌曲的旋律在耳边回荡,这些诞生于民族危亡之际的音符,至今仍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凝视着观礼台上老兵饱经风霜的面容,我仿佛看见了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受检阅方队展现的不仅是现代化武器装备,更是当代中国军人如山岳般挺拔的精神风貌;当和平鸽翱翔天际,我读懂了中华民族对和平的珍视与捍卫。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三尺讲台上的我,不仅要做知识的传授者,更要做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工匠精神的培育者、和平事业的守护者,让每个学生都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坚实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