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微信

    微信
  • 抖音

    抖音

    抖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匠之路 > 正文

工匠之路

大师引航丨我校兼职教授 河南省十大能工巧匠

作者:时间:2025-09-23点击数:


工匠精神 大师引航

编者按:自建校以来,濮阳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在“深耕石化、工匠报国”办学理念的指引下,始终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全力服务国家能源战略、石油化工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为传承石油精神,发挥榜样作用,我们特邀学校兼职教授、企业技能大师参与策划推出“工匠精神 大师引航”系列推文让我们一起走进大师的世界,了解他们砥砺前行的事迹,领悟他们对工匠精神的深刻诠释,倾听他们对石化学子的深情寄语。愿每一位石化学子都能在工匠精神的照耀下,用匠心铸就梦想,以技能报效祖国,争做新时代的工匠骄子!

大师事迹介绍

李红星.png

本期,我们荣幸邀请到学校兼职教授李红星。李红星,1973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特级技师职级,现聘任中原油田首席技师。获1项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编写60余万字教材与操作规程,2本由石化出版社出版,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河南省十大能工巧匠等荣誉。

李红星参加工作后,就坚信平凡的岗位也能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他干一行、钻一行,把工作岗位当成研究业务、提高实际技能的课堂,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注重现场疑难问题的解决,对各班组提出的问题,他都到现场认真鉴定故障性质,判断故障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如79-169换机后,夜班反映抽油机异响,查找不出原因,夜间值班干部和中心站人员到现场判断是变速箱故障。为了及时处理好故障及早开井,李红星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鉴定。通过对设备运转声音、抽油机震动情况等现象的观察,几分钟就判断出了故障是曲柄销弹子盘损坏,并非是变速箱故障,并及时和设备班人员一起进行了整改,用最短的时间开了井,减少了停井时间。

李红星结合生产难题刻苦攻关,1项发明专利,13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主持和参与解决了40余项影响生产关键技术难题有多项成果在油田范围内推广应用,创经济效益1600多万元。其中利用皮带夹角法确定皮带“四点一线”操作法为首创技术,解决了皮带轮边沿厚度不一致造成的皮带“四点一线”调整不到位、影响皮带使用寿命、降低开井时率的关键难题,创效110余万元; 研究更新了抽油机调平衡公式及工具,根据不同平衡重,对计算公式增加修正系数,配合使用自主创新工具,使调平衡时间由76分钟缩短到35分钟,操作一次成功率由75%提高到100%,提高抽油机井开井时率,降低调平衡劳动强度及生产成本,增收节支160余万元,同时解决了工具书中无一次调平衡公式的问题,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李红星深知一枝独秀不是春。2009年,他提议在中原油田采油四厂成立了油田首家技师工作站,创新了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并在全油田得到了推广。“怎么上好一堂课”“如何做好创新工作”“如何突破目标依赖”“怎么做好师带徒工作”等专题讲座的开展以及组织技师现场技术攻关、献计献策、创新创效等,先后取得厂级以上科技创新成果687项,其中获油田级成果46项,省部级成果18项,国家级成果6项,国家专利102项。工作室获先后获得“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河南省职工学习工作室示范点”、“全国能源化学系统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石油工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等多项荣誉称号。


寄语石化学子

亲爱的同学们:

在职业教育的道路上,你们或许不会遇到惊天动地的挑战,但每一天的踏实积累,每一次的专注练习,都在为未来铺就坚实的基石。平凡不等于平庸,把平凡的事做好,本身就是一种不平凡。把简单的事做到极致,就是专业;把重复的事做出匠心,便是价值。

无论是精进一项技能、还是打磨一个零件,细节之中见真章。真正的职业精神,不在于岗位的光鲜,而在于对待每件小事的认真与坚持。在行业中脱颖而出的人,往往只是比他人多了一份耐心、多了一分执着。

希望你们以匠人之心对待所学,在重复中追求极致,在平凡中创造价值。没有微不足道的工作,只有不够专注的态度。

愿你们脚踏实地,成就不凡!期待你们用专业让平凡发光!

图片

(右三为李红星)